(洲际交易所)ICE期棉扩大跌幅,产量与库存上调打压市场情绪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2日08:39
温哥华7月11日消息:周五洲际交易所(ICE)的棉花期货下跌,基准合约收低0.46%,连续第二日下跌,周线也收出阴线。美国农业部在周五的供需报告里调高了2025/26年度美国棉花产量与期末库存,令期棉承压下行。
截至收盘,棉花期货下跌0.05美分到0.34美分不等,其中2025年10月期棉收低0.05美分,报收66.20美分/磅;12月期棉收低0.31美分,报67.42美分;3月期棉收低0.31美分,报收68.75美分/磅。
基准12月期约的交易区间为67.25到67.94美分。
本周期棉下跌1.52%,而上周期棉上涨3.93%,之前两周分别下跌1.68%和0.54%。
美国农业部周五将美国新作棉花产量预期上调至1,460万包,较上月调高60万包,也高于上年度1,440万包。同时将期末库存预期从上月预测的430万包增至460万包,库存压力明显上升。尽管全球消费预期未做调整,但供应上升足以打压期价。
本周美元指数上涨,也令美元计价的棉花对国际买家而言更显昂贵,进一步抑制出口需求。
在全球贸易紧张加剧背景下,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对其他多数贸易伙伴加征15%-20%关税,加剧市场对全球纺织品贸易链的担忧,增加了需求不确定性。
美国普莱斯期货集团副总裁杰克?斯科维尔表示,周五的供需报告“中性偏空”,因其提高产量与库存,但未相应调升需求,造成供需预期失衡。
当前期棉依然仍面临诸多阻力。一方面,全球通胀放缓、消费疲软削弱纺织订单,另一方面,美国主产区天气条件尚未造成重大破坏,棉农播种面积增加也对后市构成利空。短期内,若美元持续走强、全球贸易政策不明朗,ICE棉花价格恐将继续承压。
本月迄今期棉下跌1.04%,今年迄今下跌3.27%,若延续当前趋势,可能连续第四年下跌。2024年期棉大跌13.8%,主要受全球需求疲软及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拟对中国征税的担忧影响。2023年和2022年分别下跌2.84%和逾25%。
周五,12月期棉成交量为17,409手,上一交易日为13,550手;空盘量151,405手,上一交易日152,201手。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