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斧”巡航导弹 美俄乌三方博弈的特殊棋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14:31
 

  近期,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成了美俄乌三方博弈棋局上备受关注的事件。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海马斯”多管火箭炮、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多种武器。这次“战斧”巡航导弹战力几何?对俄乌前线局势会产生何种影响?

  10月12日,在前往以色列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到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巡航导弹的可能性。《华尔街日报》认为,在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美国加大了对俄罗斯施压的力度。

  10月16日,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通话。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白宫时,特朗普释放出信号,将推迟向乌克兰运送“战斧”导弹的决定。

  美国总统 特朗普:美国需要“战斧”导弹,我们也需要很多其他武器。过去四年,我们把许多武器送到了乌克兰,希望不用考虑动用“战斧”,这场战争就能结束。我觉得已经很接近结束战争了。

  分析指出,“战斧”巡航导弹已成为美俄乌三方博弈棋盘上一颗特殊的棋子。

  “战斧”巡航导弹战力几何?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制造的亚音速远程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海军部署,从舰艇和潜艇发射,也有陆基型号,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远远高于目前西方援乌装备中射程最远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目前,乌克兰主要依靠其国产远程无人机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但这些无人机只能携带几十公斤的爆炸物,威力有限。

  兰德公司高级国防研究员 克林顿·里奇:“战斧”导弹的射程非常远,而且打击非常精准。乌军就可以打击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罗斯境内的重要目标。

  根据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的分析,如果乌克兰获得射程为1600公里的“标准版”战斧,至少可以打击俄境内1655个军事目标,包括67个空军基地,比如驻扎有俄战略轰炸机队的恩格斯-2空军基地;如获得射程达2500公里的“增程版”战斧,则至少可以打击1945个军事目标,包括76个空军基地。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贾斯汀·布朗克认为,“战斧”入乌将显著增加俄防空系统的压力。俄方必须扩大防空覆盖范围,以保护指挥中心、空军基地和后勤基地,而乌方可能因此在未来谈判中拥有更多筹码。

  但俄罗斯方面的表态看起来很淡定。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那将是一轮严重的升级,但也无法改变基辅政权所面临的前线局势。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外长拉夫罗夫已在多个场合发出警告说,对乌提供“战斧”会损害俄美两国已初现曙光的关系。如果没有美国军事人员的直接参与是不可能使用“战斧”导弹的,这将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质变的冲突升级,其中也包括俄美关系。

  1991年初上战场 “战斧”多次被美军用于地区战争1991年,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展开的 “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战斧”初上战场。

  “战斧”多次击中伊拉克的预警雷达、指挥中心、防空阵地等关键目标,平均命中率达80%,极大地改变了战场态势。

  “战斧”导弹的名字,源自印第安战斧。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举斧为号”是北美人民反抗殖民者的经典场景,但如今的“战斧”却成了美国武力大棒的标志。

  海湾战争之后,“战斧”多次被美军用于地区战争,包括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11年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内战等。今年6月美国打击伊朗境内核设施,也动用了从潜艇发射的30枚“战斧”导弹。30多年来,美军已在实战中发射超过2300枚“战斧”。

  英国皇家海军少校 基思·库南:这种武器的射程相当远,把可攻击范围内的人口总数加起来,可占到全球人口的九成。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战斧”巡航导弹已经发展了五个批次,现役各型号的尺寸、重量、助推器、发射平台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弹头、发动机和制导系统。

  “战斧”阴云像美国营造的“战略模糊”

  根据以往经验,要在战争中启用某种新型或特殊武器,美国通常会先将武器装备秘密送抵,然后再对外公开,以达到攻其不备的效果。但这次却一反常态,提前释放信号。

  有分析人士因此认为,眼下的“战斧”阴云很像是特朗普政府刻意营造的一种“战略模糊”。

  在国际政治中,这是常见的谈判技巧:通过制造不确定性,让俄乌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进而为美国赢得更多操作空间。

  但在一盘涉及多方博弈的大棋中,占先手未必就能占上风。

  “即便乌克兰想使用它们,难度也很高”

  俄罗斯军事政治分析局局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夫则指出,即便乌军得到“战斧”,它们甚至不能进入黑海,只能被部署到地中海。

  德国之声 主持人:大多数“战斧”导弹都是从海基平台发射。即便乌克兰想使用它们,难度也很高,因为乌军没有相应的海军能力。(央视新闻)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