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期货周评:机构抛压导致债期进一步走弱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09:59
本周市场前四个交易日再度走低,周五市场小幅回暖。债期调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基金赎回费和基金取消免税的担忧,基金成为砸盘主力,有传闻称大行巨额赎回,并暂停了申赎明细外发。虽然机构行为仍偏利空,但赎回结束后,债基资金重回自营后,仍是债券市场的配置力量。前半周市场调整较快,情绪极度脆弱,抢跑砸盘压力较大,市场承接力不足,导致现券收益率十年期站上1.8%上方,三十年期站上2%。周四周五市场情绪边际好转,有以下增量消息:一是传闻财政部对收益率上行不满,认为对债券发行产生负面影响,找央行沟通了,二是传闻大行,财政部金融司,央行讨论重启国债购买,主要向大行买5-10年的国债,三是央行买断式回购操作6000亿元,月内有3000亿MLF和3000亿买断式回购到期,央行呵护之意尽显。四是8月金融数据出炉,总量不及预期,地方债对于社融的拉动边际转弱,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融资需求仍显疲态。在以上增量消息的作用下,市场做出了积极的定价。相比于单纯看股做债,对利多利空都钝化的情况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展望后市,债期近期的下跌提供了较好的上车机会。当前债市企稳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支撑:首先,货币政策释放积极信号,(MLF投放以及大额公开市场操作)央行通过大额公开市场操作和月末公告购债等举措展现维稳决心;其次,资本市场呈现企稳态势,权益类资产与大宗商品价格进入盘整阶段,股债市场间的资金轮动效应有所减弱;再者,经过前期调整后债券收益率已具备配置价值,机构资金的持续入场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支撑。
中长期来看,有效需求不足是当下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中长期积累问题在短期的集中 体现。在土地财政和债务驱动对经济拉动效益边际下滑的新常态阶段,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面临冲击, 而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仍在培育阶段。叠加特朗普 2.0 时代贸易摩擦的潜在影响,预计总需求难以在短期内 根本性回升,通缩大概率延续。因此,基本面对债期仍较为利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加码,货币政策先行,低利率环境是政策发力的关键一环,在宽货币周期的加持下,债牛的逻辑有望持续。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