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周期,大宗商品是如何表现的?摩根大通:通常“第四个月”进入上涨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10:25
美联储降息周期正式拉开序幕,这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9月18日发布的研报显示,美联储降息通常利好大宗商品,首次降息后的九个月内,大宗商品平均上涨3%。并且,大宗商品价格在降息后通常呈现特定节奏:在降息后的第一个月延续涨势,随后在第二、三个月回调,从第四个月开始重拾上涨动能。
不过,大宗商品在降息周期中的表现并不能简单概括或者一概而论,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背景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该行援引历史数据称,在经济坚挺的“良性”降息周期(如1995年、2024年),大宗商品平均回报率高达15%;而在“衰退式”降息周期(如1998年、2001年、2019年),平均跌幅为16%。
数据显示,能源和贵金属是降息周期中表现最强的板块,首次降息九个月后平均分别上涨10%和7%;而工业金属则表现落后,平均下跌4%。
价格走势的“剧本”:警惕“第二、三月”陷阱、转折在第四个月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惊人地相似。摩根大通对过去七次降息周期的月度回报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个普遍的价格模式。
通常,受乐观情绪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势会从降息前一个月开始,并延续至降息后的第一个月。
然而,初步的利好兑现后,市场会进入一个“冷静期”。报告明确警告投资者“警惕第二和第三个月”。数据显示,在这两个月里,大宗商品平均会经历回调,市场似乎在消化降息的初步影响并等待新的催化剂。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第四个月。从第四个月开始,随着降息的累积效应和宏观前景的进一步明朗,大宗商品才普遍重拾上涨动能。
“良性”与“衰退式”降息:回报天差地别
根据对过去七次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复盘,宏观背景或许比降息本身更能决定大宗商品的命运。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在经济“软着陆”或“中周期调整”的背景下,即所谓的“良性”降息周期,如1995年和2024年,大宗商品表现极为出色。在这些周期中,彭博大宗商品指数(BCOM)在首次降息后的9个月内,平均录得了15%的惊人回报,主要由能源和贵金属驱动。
然而,当降息与经济衰退风险相伴,如1998年、2001年和2019年,大宗商品则面临巨大下行压力。在这些“衰退倾向”的降息周期中,BCOM指数在9个月内平均下跌了16%。报告强调,在这种情景下,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将使黄金成为更受青睐的资产。
板块分化:能源与贵金属领跑
在降息周期中,并非所有大宗商品都能“雨露均沾”。历史数据显示,能源和贵金属是表现最为出色的两大板块。
领跑者:能源与贵金属。 报告数据显示,在首次降息后的9个月内,BCOM能源指数平均上涨10%,BCOM贵金属指数平均上涨7%。贵金属尤其受益于利率下降和避险情绪,在过去七次降息周期中,有六次都录得正回报。
落后者:工业金属。 与直觉相反,工业金属在降息周期中表现最差,9个月内平均下跌4%。报告指出,即使在1995年的“软着陆”周期中,工业金属也是唯一录得下跌的主要板块。
表现平平:农产品与畜牧业。 这两个板块在降息周期中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规律性。
未来三大情景:机遇与风险并存
展望未来,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为市场描绘了三种可能的情景:
“铜发姑娘情境 (Bronzilocks)”情景: 全球经济“颠簸但未脱轨”,增长保持韧性。在这种环境下,大宗商品有望实现强劲回报。
衰退情景(概率40%): 报告认为,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依然高达40%。劳动力市场恶化和通胀侵蚀消费能力可能终结当前的扩张。在此情景下,大宗商品将面临广泛的下行压力,投资策略应转向黄金。
再通胀情景(概率45%):报告认为,美国面临通胀持续的风险概率为45%。2026年美国将庆祝建国250周年,计划举办包括2026年FIFA世界杯和2028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在内的大型活动。在通胀重燃和制造业PMI反弹的环境下,大宗商品月均回报率达1.6%。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