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铝 短期承压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07:45
2025年一季度,沪铝价格呈现“先扬后抑”走势。1—2月,受宏观政策预期及低库存支撑,沪铝价格从19540元/吨逐步攀升至21000元/吨;3月以来,受氧化铝成本下移、旺季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铝价回调至20500元/吨附近,市场释放对成本与需求端的悲观情绪。尽管沪铝短期承压,但电解铝供应刚性约束及新能源需求增量仍为铝价提供长期支撑。
供应过剩压力显著
国内铝土矿高度依赖进口,2025年几内亚铝土矿报价从110美元/吨的高位下行至91美元/吨,澳大利亚铝土矿报价从95美元/吨下降到87美元/吨,海外铝土矿发运量持续增加。国内铝土矿3月单月产量为522.66万吨,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13%。近期出台的《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要求2027年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主要通过新增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以及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手段减少对外铝土矿进口的依赖,未来推动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增加再生铝市场份额,降低原矿开发使用,未来铝土矿供应格局将逐步宽松。
矿端“量增价减”拖累氧化铝生产成本。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氧化铝完全生产成本为3223元/吨,现货报价已跌破成本线,部分氧化铝厂在利润骤降的压力下被迫弹性减停产,政策端提高了新增氧化铝项目的能效与环保标准,山东、山西等高成本产能或加速退出,而沿海绿电产能布局加速,2025年国内氧化铝计划新增产能1480万吨,叠加印尼、印度等海外装置投产,市场供应过剩压力显著,周度供应过剩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
截至2025年2月,我国电解铝建成产能达4364.83万吨,产能利用率达96%,在电解铝产能天花板4550万吨的硬性约束下,后续产能提升空间极为有限。部分产能正计划向绿电资源丰富的省份迁移,但西南地区水电供应的不确定性仍存,导致供应端增量有限且存在潜在减量干扰。当前氧化铝价格及电力成本持续下降,电解铝平均生产成本下降,行业即时利润已回升至3500元/吨附近,厂家生产态度积极。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截至2025年2月,房地产相关铝型材开工率仅34.41%,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建筑领域需求疲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需求表现较好,电池托盘、铝边框等加工订单增长。出口方面,受美国加征关税及国内取消退税政策影响,2月未锻造铝材出口量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10%。值得注意的是,海内外铝库存绝对水平保持低位,迎来去库周期,我国铝棒、铝锭库存旺季去化相对顺畅。
整体来看,原料端铝土矿和氧化铝均呈现“量增价减”态势,电解铝生产成本下降。消费旺季不及预期、出口量下降等因素导致市场对需求产生悲观预期,短期铝价承压运行。但从中长期看,电解铝运行产能有上限约束,下游新兴产业需求保持乐观,供需有望保持紧平衡,沪铝仍具备长线配置价值,建议关注20000元/吨附近的支撑位。(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