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货先涨后跌,政策预期与需求的博弈谁将胜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21:28
周三,玻璃期货呈现先涨后跌的震荡走势,主力合约最终收涨0.76%,报1191元/吨。市场分析指出,波动可能受到政策预期与基本面现实的双重影响,在"反内卷"政策支撑下,玻璃期货夜盘反弹,但午后市场情绪转弱,涨幅明显收窄。
上涨动因:政策预期与库存改善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关于"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的表态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玻璃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预期。光大期货分析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表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这一表态再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市场的积极情绪。"
除此之外,本次玻璃价格上涨还受到两方面因素推动。玻多多调研显示:"月末市场稳中偏强运行,受期货盘面提振,期现商提货积极性较高,同时中下游阶段性补库和出口订单表现亮眼对价格形成支撑。"
库存数据呈现改善迹象。截至7月24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6189.6万重箱,环比下降304.3万重箱或4.69%,创今年2月份以来新低。华联期货指出:"厂家库存持续下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同时也提醒"后续仍需关注终端需求跟进以及产线冷修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库存下降主要源于企业库存向中下游转移,而非终端实际消耗。
回调压力:供应增加、需求疲软叠加交易所监管措施升级
交易所监管措施为市场降温。郑商所发布公告称自7月30日当晚夜盘交易时起,玻璃期货2509合约的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10元/手。值得注意的是,在手续费上调落地前,玻璃主力成交异常活跃,日增仓7.6万手,成交量环比增加近4成至484.7万手,位居商品市场首位,反映出市场投机情绪浓厚。
供应端压力逐步显现。市场数据显示,玻璃行业生产情况连续改善6周,上周全国浮法玻璃周产量环比增加0.09%至110.81万吨,创3个月新高。瑞达期货分析称:"玻璃产量未有太大变化,刚需生产迹象明显,开工率和利润均有所好转,行业整体利润改善,后续复产力度有望增加。"
需求端疲软态势未改。中财期货提示:"刚需结构性分化依旧明显,季节性改善预期尚不明朗。"瑞达期货补充道:"当前地产形势不容乐观,房地产依旧表现低迷,下游深加工订单下滑,采购以刚需为主。"光伏玻璃需求也面临库存压力,难以有效抵消地产相关需求的疲软。
机构如何看待玻璃后市价格走势?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观点呈现分歧。玻多多预测:"随着传统需求旺季的临近,中下游备货需求或有所提升,预计浮法玻璃市场稳中震荡,价格或存在温和探涨空间。"但同时也提醒"当前供需关系尚未出现实质性转变"。
瑞达期货持相对谨慎态度:"虽然玻璃基本面有所改善,但终端需求依旧未有起色,操作建议,逢高空为主,注意操作风险。"该机构特别指出,在"政策强预期VS需求弱现实"的持续博弈下,市场整体维持宽幅震荡格局。
政策影响仍需观察。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可能加速高污染、高耗能产线出清,但市场分析认为"反内卷政策在浮法玻璃产业影响有限,仍需要等待政策端进一步明朗"。
综合来看,玻璃市场短期内仍将维持政策预期与基本面现实的博弈格局。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库存变化、产能政策落地情况以及传统旺季需求表现,随着9月合约临近交割月,市场交易重点可能逐步从预期转向基本面现实,需警惕价格波动风险。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